盛唐时期为什么出现李白杜甫这样的大家
- 2023-08-08 13:51:55
1、盛唐时期为什么出现李白杜甫这样的大家?简单的说吃饱饭了才能搞文艺。
2、除了安史之乱等有限的战争时期,总体上唐朝统治是非常安定的,加上相对宽松的政策,老百姓有能力、也有意愿去发展生产。
3、也就是说自始至终,唐朝的经济基础都是非常不错的。
4、这个是最根本的,如果饭都吃不饱,谁还有心情做诗呀?就算偶尔有一两个人能做出来,对着一群饿得发狂的人,又岂会有人欣赏?没人欣赏,又怎会传播?开放包容的民族政策。
5、唐朝是中国古代最鼎盛的时期,中央王朝几乎征服了周围所有的民族。
6、难得的是武力上征服之后,唐朝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采取的是包容和扶持的策略。
7、所谓的征以战,伐以德是也。
8、这样一种大环境之下,唐朝主流文化就能够不断地从各少数民族之中吸纳新的元素。
9、像我们读李白的诗,能够感受到那种雄奇壮丽的思维。
10、很难想象在单一文化影响之下,能够有这样的文学创作。
11、强盛国力下的整体自信。
12、繁荣的经济,稳定的国内环境,对外战争的持续胜利,这些加在一起就很容易形成国民的自尊自信。
13、在此基础之上,人们的视野会看得更远,就更有可能去追求一些超越物质的东西。
14、事实上唐代鼎盛的不止是诗歌,还有绘画,舞蹈,音乐等方方面面。
15、始于隋朝的科举制度,造就了大批的读书人群体。
16、在这样一个庞大的文化团队基础之上,才有可能诞生一些杰出的文化创作者。
17、同时另一方面,这个庞大的读书人群体也为文艺创作提供了市场。
18、并且这种市场进一步得到统治阶层的重视和引导,进而成为一种时尚,乃至源源不断的新的时尚潮流。
19、大一统的国家,让各种文化元素的整合成为可能。
20、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安东都护府,安南都护府…烟波浩渺的大运河,纵横南北4000余里,各种物资,文人骚客往来期间。
21、长安、洛阳东西两京盛大、繁荣,辉煌。
22、像磁铁一般吸引着中外学者、文人、商家,各民族、各种身份、各种信息,在这里交汇融合,了解过《国富论》的都明白,足够的交叉才会带来更细的分工,才有可能创造更高级别的文明。
23、结语,也只有在唐朝,借助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家统一,番汉同处的环境之下,才有可能诞生更高级别的文明。
24、诗歌、绘画、书法、音乐、舞蹈都在此基础之上诞生。
25、李白,杜甫当然是其中的佼佼者,但也只是这个庞大的文化创作团体之中的冰山一角而已。
26、文化繁荣与时代发展本身就有相辅相成的规律。
27、盛唐诗坛,百家竞歌,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高适﹑岑参等次第登场,这一时期的诗歌热情洋溢、豪迈奔放、具有浓烈的浪漫气质,是社会高度繁盛而且极富于艺术气氛的时代。
28、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29、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30、————李白《从军行》诗歌刻画了一位无比英勇的将军形象,虽败却从容斩杀敌方将领,果断突围的景象,饱含虽败不失豪气,这种百折不挠的英气,恰恰符合盛唐那种包容孤傲的精神气概。
31、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3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33、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34、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35、————孟浩然《过故人庄》全诗宛如一幅朴素祥和的农庄款待景象,而诗中描述的农庄物景都让人仿佛置身于内,这不同于幻想中的桃花源,这种真切的体验让人感觉特别真实,这也正符合盛唐社会国泰民安的现实风采。
36、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戌楼间。
37、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38、————高适《塞上听笛曲》诗人在苍茫的夜境中,听到了羌笛的声音,句中隐含着思乡的情调,最后一句“风吹一夜满关山。
39、”又掌控了全诗的格局,令人感而不伤,若不是怀着盛唐的豪情又怎能写出这样的句子?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40、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41、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42、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43、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44、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45、————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从开始一派丰收之景到渲染自己的欢愉之情,并把这种欢快传递给家人,最后仰天大笑出门去,表达了自己坚信此去长安定可青云直上,抒展内心的抱负与胸襟。
46、盛唐,治世中神州繁盛,万民祥和,诗句里气宇轩昂,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李白始于开明,杜甫出于治乱。
47、盛唐以安史之乱分野。
48、唐从隋朝手中接棒。
49、隋朝从魏晋南北朝近400年的崩溃与扩大中统一,短暂中兴后复归纷乱。
50、初唐的复兴,接续了隋未尽的蓝图,有了长足的发展。
51、国力强盛带给人们内心的亢奋。
52、政治的开明,又给诗人极大的创作自由。
53、“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种狂放后世也见。
54、但“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种气势绝对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
55、不可想象,统治者竟然容忍了这种“无礼”。
56、三国有祢衡,也很狂放,但终究没有过了曹操的鬼门关。
57、其实,狂放不羁之人,他们在人群中的比例是一定的,能否脱颖而出,还是变成了奴才,全靠统治者的成全。
58、为什么是唐朝?近400年的魏晋南北朝,这是汉民族与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异民族、异文化之间的大对抗、大融合时期。
59、北魏孝文帝,他的各项改革,就像从北地的大同迁都中原洛阳一样,其实就是北魏王朝的中国化。
60、原属夷狄、从五胡中崛起的北朝发展为隋唐,逆袭成中国的正统王朝。
61、陈寅恪先生曾说“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李唐氏族之推测后记》)。
62、李世民是否汉人不清楚,但至少有一半的鲜卑血统,这是肯定的。
63、和汉人不一样的行事作风,奠定了大唐的基调。
64、同时,他又是个“问题皇帝”,沉重的心理负担,让他不敢太过专权,这也给后世的皇帝作了个样子。
65、所以,李白、杜甫们有了喘气的空间。
66、当自由遭遇盛世,在历史的缝隙中,李白、杜甫正好闯了过来。
67、唐诗基本上可以分为初唐(唐初到开元前(618一712)、盛唐(开元到大历前[713一765])、中唐(大历到大和[766一826])和晚唐(大和到唐宋[827一905])四个时期。
68、从贞观到开元一百年间,农业获得很大发展,所谓“四方丰稔,百姓殷富”。
69、手工业也迅速发展,染织、铸冶、造纸等相当繁盛。
70、天宝十三年,唐朝共有人口五千二百八十多万。
71、但是在“盛唐”的繁荣景象下,阶级矛盾仍在展开。
72、均田制实行并不彻底,规定土地可以自由买卖。
73、农民在庞大官僚集团和豪家强宗的压榨下,负担着课役和兵役的重压,只得出卖土地,逃亡僻乡。
74、同时,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也在发展,不久就暴发了安史之乱。
75、盛唐经济的繁荣和矛盾的逐步展开及深入,是盛唐诗歌植根的土壤。
76、唐王朝统治者,为了拉拢中下层知识分子来巩固其统治,在政治上实行以诗赋经术取士的科举制度,打击了门阀士族。
77、唐代向外打敗东突厥,开拓疆土,扩大版图,成为超过汉朝的一个强大的朝代。
78、由于唐代国外海陆交通的畅通,中国高度发达的封建经济和文化影响到东亚、西域各国乃至欧洲。
79、同时西域和印度各国文化的输入,对唐代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等各种艺术的高度发展起了一定作用。
80、加上诗歌创作发展到了盛唐时代,在艺术枝巧上对偶声律和各种表现手法都已经达到极为成熟的境地。
81、这一切促成了盛唐诗歌的高度发展。
82、安史之乱前后的盛唐末期,唐诗进入了进步现实主义发展的新阶段。
83、动乱的社会面貌,劳动人民的疾苦,统治阶级的残暴腐败,伟大的积极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诗人李白、杜甫的诗歌中,得到了全面深刻的反映。
84、李白、杜甫的诗成为我国古典诗歌中进步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高峰。
85、唐朝开国之初,唐太宗李世明广开言路、察纳忠言、怜贫惜孤、轻徭薄赋,无论社会风气、社会风尚还是社会景象、政治生态、人文环境、思想活跃程度、社会道德伦理、人际关系状况、传统价值观与当代价值观的融合、社会生活的改变与稳步提升等多方面都呈现出蓬勃向上、欣欣向荣的景象,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体验,使得整个社会一片祥和。
86、在“贞观之治”这一伟大盛世之后不久“开元盛世”更是将这种美好推向了极致!正因此在此期间各路英杰都想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建功立业,成就万世功勋也就完全可以理解。
87、这期间整体社会风气昂扬向上、生机无限。
88、所以绝大多数有才华特别是有杰出才华的英才俊杰纷纷抒发自己建功立业的迫切心情和雄心壮志。
89、这期间“初唐四杰”张九龄、王之焕、岑参、王维等一大批文坛才俊用自己的诗歌为我们描绘出无比瑰丽的盛唐景象。
90、而李白则是盛世诗人最为杰出的代表,他的思想、感情、想象力、文字张力、极为豪放的性格、远大的政治理想、惊天地泣鬼神的诗才,让其在大唐盛世诗坛上大异彩,如果说前面所列举的(当然更多的没列举)这些英才俊杰是一颗颗明亮的星星,那么李白就是月亮!安史之乱让大唐王朝,由极盛转为极衰,社会景象更是饿殍千里、白骨枕籍、悲惨无限。
91、这种前后对比太过强烈,而且让人悚目惊心、梦魇惊魂!身处在这期间的诗人思想裂变非常普遍,过去建功立业的思想完全淡去,对现实的悲悯无奈、感叹、哀伤无限情绪骤涌心头、百感交集。
92、诗人从对理想的追求转为对现实深切关心这个苦难的社会,特别是对底层百姓的凄惨生活现状的关心!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正是在这样的社会生态中形成其无比光辉的现实主义光芒的。
93、盛唐时期为什么会出现李白杜甫这样的大家?答:唐初,唐太宗李世明,广开言路、察纳忠言、怜贫惜孤、轻徭薄赋,无论是社会风气,社会风尚,政治生态,人文景观等等,等等,都呈现出蓬勃向上,欣欣向荣的景象,美满安定的生活,使得整个社会一片祥和。
94、在“贞观之治”这一伟大盛世之后,不久就到了“开元盛世”,更是把这种美好推向了极致!同时,唐诗也由群星闪耀的中唐,到达最辉煌顶峰的盛唐。
95、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等人,诗歌成就都很高,特别是李白和杜甫,就是这群星中熠熠生辉的天才诗人。
96、李白比杜甫大十岁左右,他们可谓唐诗辉煌臂膀的,左膀和右臂。
97、李白和杜甫之所以有如此大成就,主要是是盛唐的国运,造就了他们。
98、相对于西汉汉武帝时期,国运也很好,但那个时候诗歌的形式没有建立起来,文人多作赋也不写诗。
99、而到了盛唐,开放的思想,强盛的国运,文学形式的完整,个人的天分,勤奋,悟性,这些都是李白,杜甫大诗人出现的前提。
100、假设没有了盛唐气象,也许就不会产生李白,杜甫这样伟大的诗人。
101、但是李白,杜甫实在是天才,后人才性的局限,很难超越。
102、老师,我这样回答好吗?唐朝的诗经过了中唐和盛唐时期,群星闪耀的全盛时期在中唐,最辉煌的唐诗顶峰是在盛唐。
103、李白和杜甫就是群星中熠熠生辉的天才诗人。
104、李白比杜甫大十岁左右,可谓唐诗辉煌臂膀的左膀和右臂。
105、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等人之所以能够有此成就,就是因为“盛唐气象”的存在,所谓的盛唐国运,造就了这些诗人。
106、相对于西汉汉武帝国运也很好,但那个时候诗歌的形式没有建立起来,文人多作赋也不写诗。
107、而到了盛唐,开放的思想,强盛的国运,文学形式的完整,个人的天分这些都是李杜大诗人出现的前提。
108、或许如果没有了盛唐气象,也就不会产生伟大的诗人。
109、但是李杜实在是天才,后人的才性的局限很难对其超越。
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来源于读者投稿,本网站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83666585@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
盛唐时期最为著名的李白,杜甫为什什没有中状元?
2023-08-08 李白是根本不想通过科举考试走上仕途。李白年轻时就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他不想参加也没有参加科举考试。 他觉得通过科举考试来实现政治理想这条道路很曲折,很缓...
-
李白杜甫生平背景?
2023-08-08 1、李白: 唐代诗人,被人们称之为“诗仙”。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彰明县(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隋末其先人流寓中亚的... 他...
-
李白’杜甫和白居易诗歌特点各异的时代原因是什么?
2023-08-08 李白是盛唐诗人,当时国力强盛,文人十分热衷于功利,渴望建功立业,有远大的抱负、高度的自信; 白居易是中唐诗人,国力渐衰,文人对于黑暗的社会现实,既希望可...
-
李白和杜甫都是唐朝著名诗人,都做过官,为何两人命运不同?
2023-08-08 诚邀,在答者读李白和杜甫的诗后的感觉,两个人命运的不同主要取决于两人的秉性。李白是一个豁达的人,让自己活着舒服的人,一个浪漫主义的诗人。他不畏强权,...
-
有人说杜甫和李白是同时期的人,同样是后世推崇的“诗神”,为什么李白混的这么好,杜甫一生穷苦,你怎么看?
2023-08-08 李白和杜甫是我最仰慕最喜欢的诗人,有人曾问我最喜欢谁,我想多数人和我一样很难问答,喜欢李白又没有办法不喜欢杜甫,喜欢杜甫的人又没办法不喜欢李白。两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