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能为什么要不顾一切的控股万科?

宝能为什么要不顾一切的控股万科

简答理解就是股权之争。

华润虽身位第一大股东却参与不到万科的日常工作,所以,就勾搭宝能来劫持万科,主要就想通过宝能来夺取万科的管理权。

宝能系“逼宫”万科,要求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罢免万科所有董事。另外,今日有媒体报道称宝能系已有计划人选。报道称宝能系计划推举华润集团助理总经理、华润置地执行董事吴向东为万科董事长。

此前就曾有消息称,华润曾经提出吴向东担任万科董事长和总裁,当时华润提出联合万科对抗宝能系的条件之一是吴向东进入万科董事会和管理层。

2017年1月12日,在持股万科17年后,华润将持有的万科全部股权,以22元/股价格协议转让给深地铁。1月13日,宝能表示欢迎深地铁,同时首次正式声明自己财务投资者身份。

1月25日,华润转让万科股权完成过户登记,深地铁持有15.31%股份,正式成为万科第二大股东。

3月16日,恒大将其持有14.07%万科股份表决权、提案权及参加股东大会的权力,不可撤销地委托给深圳地铁集团,由深圳地铁集团自行决定前述特定股东权利的行使。

在2016年7月万科A股复牌后杀入股权争夺战的恒大,退出并非本意。但深深房和万科不可兼得,急于借壳上市的恒大,不得不在和深圳市政府的博弈中退一步,放手万科。

6月9日,恒大和深圳地铁集团签署协议,以292亿转让所持全部万科股权,深圳地铁正式成为万科的第一大股东,持股29.38%。

万科之争最后按照高层的意见,由深圳市政府出面协调,确有明显的行政性外力介入,否则,华润既不会轻易退出,宝能、恒大更不会一时间服软罢休。这种解决方式确实打上了当前这个特定发展阶段和宏观环境下深深的中国特色烙印。

事件对王石的影响已经显现,对其它主要人物的影响还将陆续展现。

扩展资料:

1988年深圳市政府万科股份化改造方案,按王石的好友秦朔“王石为什么对民营企业开炮?”一文所说:“1988年深圳市政府批准万科股份化改造方案,原现代企业公司以净资产1324万元折合1324万股,国家占60%,职员占40%,公开募集社会资金2800万元。

最后总计4100万股的股份中,万科职工股应得的股票约为500万出头。按照市政府办公厅下发的股改文件,这部分只能有10%量化到个人名下,其余的由集体持有。

很客观地说,与那些完全是依靠自己奋斗、只是不得不带个红帽子的创业企业相比,万科先天就是国企,按照当时政府的股改规定,为首的创业者能够量化到自己头上的股份比例非常有限。量化到王石个人头上的股份很小,他最后放弃了那一小点股份。

万科后经多次增发向市场募集资金,原第一大股东也从地方国资换成了央资华润,后来华润占比也仅15.23%,是第一大股东,但不是控股股东。

所以,万科不是国企,国资委管不着,万科只是一个有第一大股东的公众公司,也就是王石说的混合制。

万科的总经理郁亮一次向当时华润的老总宋林汇报工作,谈万科的远大规划,宋林问:“那股东的利益在哪呢?”诚如第一大股东央企华润尚且如此无奈,可见王石背后的力量和王石有多大的权利和自由,但是,这种混合制当时并没有阻碍万科的发展,相反万科得以高速发展。

可以说,王石及管理团队是有巨大贡献的,但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以前的无利害关系的管理人员现在都成了既得利益者。

为确保既得利益,管理层明着一个盈安合伙人金鹏资管计划,背后一个德盈资管计划,被曝已购买万科7.79%股权,涉及资金60亿元,资金来源成谜。这是想把自己的利益固化,而宝能的突然闯入令王石们惊慌失措,一下子打乱了他们的计划,这才是王石不顾一切反对的原因。

王石在天山峰会上说:“这么多年来,(万科)一直是国有股占第一大股东,我过去设计是这样的,现在是这样的,将来也会是这样的。所以民营企业,不管我喜欢你,不喜欢你,你要想成为万科的第一大股东,我就告诉你,我不欢迎你。”

这是王石的真情表露,后来王石公开道歉说这不是他的本意。大家都知道,前一个发言是在完全自主无压力下的言论,后一个道歉是一个在巨大压力下的言论,很明显,前一个是真情,后一个是假意。

就算如此,王石也只说出了一半,他的真实意图是混合制下他的完全自由和控制权,这也是他所说的万科文化。

由于万科可以享受国企的好处,也可以有私企的自由,所以,他一再说要国企当第一大股东,他没有说出来的是,他不要国企当控股股东,这就是他设计的混合制,这种特殊混合制遍查房地产行业不会有第二家。

按他的意思,一个国资华润也好,三个国资类华润也好,每家都持股不过15%,最关键的是,每家股东都给他完全的自由,最好的结果是,王石及管理层也持股15%,如此股权结构,没有一家独大,也没有一家股东能给他以约束。

再好的领导放在一个完全无约束和监督的位置久了,都会出现腐败,都会攫取自己的利益,这也是他们一明一暗两个资管计划来固化利益的本质。

这样的股权结构,国资委管不着,中央巡视组更管不着,至于其他股东根本不放在眼里。可以说,他不是不欢迎民企,他是想一直这样模糊身份,游走于公私之间,两边叨食和不受约束,这就不难解释他为何死抱着国企大腿不放了。

当然,如果华润现在控股,王石必然会以改革急先锋面目跳出来反对,他要的不是公司的控股权,而是公司的控制权,谁来争夺公司的控制权,他就给谁急。

王石说他不欢迎宝能的原因有两条,一信用不够,二不是国企。当年华润想控股万科的时候,华润的信用够不够?而且还是央企,结果被人搅黄,再说当年的君万之争,君安信用足够又是国企,王石一样坚决反对,所以说,信用不够和不欢迎民企掩盖了王石的本意,只是说辞借口而已。

假设宝能现在公开说他不再增持股份,像华润一样不管事,相信王石会接受现实改口说,国企民企都一样,也不会再提什么信用不够了,他现在反复说的这两条有些人就相信了,而且有些官员也相信了。

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宝能不说这话,一声不吭,反做抢夺状,王石内心的恐惧可想而知,惊慌之下说错话就在所难免了,宝能的行为反倒让中小股东们为之喝彩,王石现在再也不提他代表中小股东们的利益了。

而在此之前,他在回忆录中反复提到,当初设计混合制的目的就是要分散大股东的权利,而他代表的是中小股东们的利益,我现在想知道的是,这个董事长现在既不代表中小股东们的利益,又不代表大股东的利益,你代表谁的利益呢?总不能任性地说我就代表我自己。

王石及管理层想把自己的利益固化,这将极大地打击公司的年轻人,公司会逐渐失去活力,他的合伙人资管计划远不如员工持股计划更能激励全体员工,他们只想固化自己的利益,那最合适的合作对象就是类华润一样的央企,但这样的央企也的确是太少了。

王石找重组对象真的很难,一个只出钱不管事的主真是不好找,国企如此,民企更不会像华润那样。

所以,王石现在有三大任务:一是找只出钱不管事的主,二是无论如何不能让别人控股,三是要固化管理层的既得利益。如果说在宝能突入之前悄悄地完成这三大任务还是有可能的,但如今在聚光灯下完成这三大任务是不可能的。

信用不够,不欢迎民企,万科的混合制,这些在王石的反复说明下大家终于明白了事情的本质,王石的高大上形象正在快速地萎缩,令人痛惜。

万科的王石是一个时代的象征,一个行业的明片,为万科,为中国的房地产业曾经做出过巨大的贡献,现在时代变了,风气变了,作为一位年近古稀的董事长,还是保留荣誉,光荣地退下吧。让年青人去折腾,让他们去拚搏,这个世界是年轻人的,放下万科,才有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