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对应如今的哪些官职
- 2023-08-05 17:29:22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分别对应如今的哪些官职,以及宋朝官职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⒈宋代的职官制度已经成熟,沿五代旧制。
⒉但宋代的官职与其他朝代有所不同,分为官、职、差遣。
⒊也就是官名与实际职务分离的制度,以此来互相牵制,细化分工。
⒋官,也称正官,指三省六部及寺监等的各种官称,如尚书、郎中、中书舍人等。
⒌官,只作为官员的官位和俸禄的依据,又称寄禄官。
⒍职,也称职名,指馆、阁、殿的学士、直学士、待制、修撰、直阁等,在馆阁中实际任职的称为馆职。
⒎其他朝廷和地方官员所带的修撰、直阁等较低的“职”,称为贴职。
⒏差遣是官员担任的实际职务,也称“职事官”。
⒐“差遣”是没有品级的。
⒑“差遣”职务名称前通常都带有“判、知、同、提举、提点、管勾(干)”等字,如判尚书省事、知府等。
⒒所以,宋朝的知县、知州、知府是没有品级的,只是掌管一方事物的一份职务。
⒓宋代的地方行政机构与其他朝代也有所不同,大致分府州、县两级。
⒔在朝廷和府州之间,为了便于管理,设“路”,掌管大区的财政、军事等。
⒕在路一级设安抚使司(帅司)、转运使司(漕司)、提点刑狱司(宪司)和提举常平司(仓司),统称“监司”。
⒖府州一级直属于朝廷,单因不同的地区又分府、州、军、监四种不同的命名。
⒗政治地位特殊或地理位置特殊的地方设“府”,如东京开封府、西京洛阳府、南京应天府等。
⒘管理的长官称知府。
⒙基本上对应今天的北京、上海、广州等重点城市的市长。
⒚州,即在天下划定的其他一级地方行政区,州长官即为“知州”。
⒛知州基本相当于如今各省的省长,掌管地方政务。
“军”的设置是为了更好的管理军事重地,故有的直属于路,有的地位与州相同,有的隶属于府州。
监为管理矿冶﹑铸钱﹑牧马﹑产盐区等而设﹐兼理民事,地位与“军”类似,有直属于路,也有比较低的。
县级政权是宋朝的基层政权,县都属于州、府及州级军、监,朝廷任命的县级长官称“知县”,以“选人”任县长官则称为“县令”。
县有大小,知县的官职也就相当于如今的市长或是县长。
每个朝代的具体情况不同,所以地方职官的设置、称呼、职能等都千差万别,也只能依据职务大致类比了。
【宋朝四百军州咋回事,宋江相当于省军区司令,朱仝太平军节度使是军长吗?
】。
作者:冷清先生,个人史学研究成果,严禁抄袭剽窃。
北宋的地方治理结构:路、府;州、军;县。
北宋初年的国土面积大约有400多万平方公里,1038年西夏独立出去大约1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5个路的地盘。
北宋的“路”相当于今天的省级单位,管辖地域要比今天的省小,一共24个路。
北宋的府是州级单位,但是比州的级别略高,相当今天的计划单列市,属于副省级单位,有17个府。
北宋的州那就是州了,相当于今天的地级市和地级州,大约有260个州。
北宋还有一种军事化管理的地区,叫做“军”的州级军事单位,边境地区、养马的地方、少数民族地区,大约有46个军。
北宋的县和今天的县基本上差不多,大约有900多个县。
北宋“路”的行政长官叫转运使,主要负责下属州县的财税收集转运调拨,相当于省级干部,但是比后来的巡抚、省长的权力要小,是正三品的官员。
路的军事长官叫安抚使,相当于今天省军区司令,正省级或者正军级,起初不常设,后来变成常设长官,一般由文官担任,狄青之后军人也可以担任。
但是边境地区的几个路的长官却是大军区(兵团级)级别的,称作经略安抚使。
安抚使和经略安抚使的区别,就以《水浒传》中的鲁智深说的老种经略相公既种谔和小种经略相公既种师道,都是路的军事长官,由于是边疆地区,却是大军区(兵团级)级别的,管辖兵马均在五万以上,正三品或者从二品,参照今天的军衔至少是中将。
宋江诏安打方腊以后,被授予武德大夫、楚州安抚使、兵马都总管,楚州安抚使管辖淮南东路,虽然也是正三品,却是省军区司令级别,或者是副兵团级别,管辖万儿八千兵马,可以授予中将军衔,也可以授予少将军衔。
北宋的“府”管辖地域和州一个级别,是路(省)的既省城,相当于今天的计划单列市,是副省级的单位。
府的长官称作知府或者府尹,是正四品。
但是,东京汴梁开封府是直辖市,是正三品或从二品,开封府尹一般都是重要人物担任,比如包青天就担任过开封府尹。
宋真宗赵元侃,在当寿王时被任命为开封府尹,太宗赵光义询问寇准太子人选,寇准其实已经猜出太宗心中的人选,寇准回答到:“这个事不是我可以知道的。
”不久,寿王赵元侃就被任命为太子。
《水浒传》里,大名府的知府是梁中书,是蔡太师蔡京的女婿;江州知府是蔡九,是蔡京的儿子。
大名府知府和江州知府和开封府相比就差一个等级了。
北宋“府”一级的军事长官叫做兵管或者都统制,是副军级或正军级的职务。
大刀关胜原来是蒲东巡检,当时属于河东路(山西运城)地方军事副长官,临时出任指挥使领兵一万五千征讨梁山。
梁山诏安征讨方腊后,关胜出任大名府的正兵管,都是正军级的,既没有升也没有降。
北宋的“州”,相当于今天的地级市和地级州,管辖几个县。
还有几十个特殊行政单位,比如某地的“盐监”“铁监”“道台”,也和州是一个级别的。
州的长官叫知州,副长官叫别驾,还有一个副长官叫通判。
知州一般都是正五品,别驾是正六品,通判是从六品了。
州的地方军事长官叫做团练使、兵马都监,是正师级和副师级的军官。
苏轼苏东坡被贬黄州时,出任的就是黄州团练副使;苏轼被贬海南岛时,出任的就是琼州别驾。
《水浒传》中有一个叫王文斌的,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头衔是“郑州团练使”,相当于正师级的军分区司令。
你就可以理解,林冲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起码是副师级军职。
北宋还有一种相当于州一级的地方军事化建制“军”,比如“无为军”“太平军”。
这一类的建制很奇特,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汉族养马地区的军事化单位,“军”的长官叫做节度使。
冷清敬请大家注意区别的是,北宋的节度使和盛唐的节度使,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盛唐的节度使是大军区司令,盛唐时期的60万唐军,分别归11个节度使管辖,盛唐的节度使相当于今天的大军区(战区)级别,如果授军衔的话,起码是上将。
唐玄宗时期,授予安禄山三镇节度使,掌控20万军队,岂能不呢?因为安史之乱和以后出现的藩镇割据,节度使的级别被一再的,北宋的节度使和州官一个级别,按文职算就是正五品,按军职算和州的团练使一个级别,正师级的大校军衔。
《水浒传》第40回:“宋江智取无为军,张顺活捉黄文炳”,很多人都误以为“无为军”是一个军,几万人的军队竟然让宋江和梁山给灭掉了。
其实无为军只是一个师级单位,也就是几千人的兵马,而且还驻扎在几个县里。
朱仝打方腊以后,授予保定府都统制,后来官至节度使。
施耐庵同志在写《水浒传》的时候,就已经产生了误会,把宋朝的节度使理解成盛唐的节度使了,这就误导了广大的读者,很多人都以为朱仝这个“太平军节度使”是大军区司令,差不多和岳飞的副枢密使(副总参谋长)是一个级别了。
南宋时期,把“军”成真正的军级单位,太平军节度使和保定府的都统制是一个级别,都是军长少将军衔。
北宋的县和今天县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北宋时期一个县的人口,从万把人到数十万人不等。
北宋县级单位长官叫县令、知县,就是现在的县长;县的副职是县丞、主簿、县尉。
北宋七千户以上的大县才设置才设置县丞,三千户以下的小县连主簿都不设。
北宋时期,开封府下辖的两个十万人口以上的大县,县令的级别是正五品;七千户以上的大县的县令是正六品,不过这样的大县不超过100个;七千户以下的小县都是正七品。
县的地方军事长官是团练,管辖的主要是民兵,就是县团级。
县尉主管政法治安工作,相当于县政法委书记,管辖的是县里的捕快,超级大县的捕快三五百人,大县的捕快一百多号人,小县的捕快也就三四十个。
管辖捕快的叫做都头,有马兵步兵之分,都头是正科级的干部,相当于军队的正副营级。
相对比较而言,团练级别比都头高,但是都头的实权比团练大。
武松武都头血溅鸳鸯楼,就杀了张都监、张团练、蒋门神。
关于分别对应如今的哪些官职,宋朝官职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来源于读者投稿,本网站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83666585@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